书写赶考路上 的“为民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新征程上 ,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 的利益置顶在心 ,与群众风雨同舟、心心相映 、携手赶考,将铮铮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热爱之情融入为民事业 ,以“我将无我” 的情怀不懈拼搏 ,执笔书写“为民答卷” ,在赶考之路上为民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群众风雨同舟,“凝心聚力”向前行。实践证明 ,扎根群众 、依靠人民 ,才能汇聚起无往不胜之力。赶考之路上 ,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携手共进,将群众 的力量凝聚起来,深深扎根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 ,以党群一心 、共同奋战去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出更加辉煌 的成就 。心在一起就是无往不胜 的力量 ,行动“同频共振”就是一往无前之势能。情感上“心心相映” ,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同乐同忧、感同身受;方向上“你我共进” ,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同向同心 、奋进同行,团结成一块无坚不摧的“钢铁” ,一同面对赶考路上的风浪,以无惧难、不怕险 的昂扬精气神克难制胜 。
与群众心心相映 ,“枝叶关情”常相伴。党员干部要躬身向下、鞋沾泥土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情怀 ,把人民群众 的点滴小事置顶在心 ,以真抓实干的作风细致妥帖地办好群众事。党员干部要有行动上的自觉 ,什么事都争先干 ,什么困难都抢先上 ,在工作中未有一刻懈怠 ,坚决扛起岗位职责,以“我必行之”的状态回应民之所需 、民之所盼 。党员干部在为民工作上要用心用情,不断提升为民服务 的能力本领 ,在深入调研中了解民情民意,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脚踏实地 的行动,在和群众打成一片中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群众携手赶考,“笃行不怠”在路上 。党员干部要以“笃行不怠” 的姿态接续为民奋斗,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和群众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携手共赴美好未来,踏平前进道路上 的一切艰难险阻、大风大浪 ,以“越 是艰险越向前” 的韧劲克难制胜 ,把敬业奉献的态度写在工作岗位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以“接地气”的工作方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点赞,与群众常坐板凳话家常 ,与群众同坐炕头谈心事,当好传递温暖 、雪中送炭的朋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诚恳与关切 ,强化“时时放不下” 的责任感,提升为民服务成效 。(杨佳佳)
氧疗服务“上新”后进展怎样 ?******
很多市民尤其 是老人 ,在新冠感染之后会出现胸闷气短,对氧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 。目前 ,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专门的吸氧区,同时为有需求 的市民提供氧气灌装服务 。社区氧疗服务“上新”后进展怎样 ?居民都有哪些具体需求 ?灌装氧气回家有哪些细节要注意?昨天,记者针对市民关切 的问题展开探访。
■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人和孕妇对氧疗最迫切
昨天下午 ,记者来到海淀区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近期需要氧疗的患者增多 ,这里专门开辟出一间诊室,设置了吸氧区。在护士长郑亚南的陪护下,一位老人正在制氧机旁,进行着氧疗服务。
“我最近总 是胸闷气短,晚上经常睡不着觉 。”老人说 ,多亏了这台制氧机解决了燃眉之急,每次吸完一个多小时的氧气后回家 ,她都能睡个踏实觉。正说话间 ,一位女士拿着氧气袋前来寻求灌装服务。“我家老人在新冠感染之后,呼吸也不太顺畅 。老人行动不便 ,无法前来吸氧 ,自己买制氧机也不太划算 ,所以我买了专门 的氧气袋前来灌装 ,拿回去给老人吸 。”
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郑亚南决定先给该女士灌装氧气 ,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一包氧气袋就灌满了。郑亚南又重新给老人接入呼吸导管 ,并且仔细地叮嘱该女士回家后如何使用的注意事项 。吸氧区旁的诊室是输液室 ,这里设置了两台氧气罐 ,几位老人正在边输液边吸氧 。郑亚南说,这里服务的主要是症状相对重一些,同时需要输液和吸氧 的患者。
据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崔纳介绍 ,前来氧疗的大多 是老人,有些老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在新冠感染之后,胸闷气短 的情况比较多,自去年12月初以来,氧疗需求明显增多了 。“吸氧 是改善症状 的一个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崔纳说,通过临床发现 ,除了老人,还有不少孕妇缺氧 的症状也很明显 ,她们往往还伴随着心理焦虑,氧疗在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后,更是对她们的一次心理疗养 。
■蒲黄榆卫生服务中心
已提供228袋灌装氧气服务
蒲黄榆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两个院区 ,最近吸氧和灌装氧气袋需求都大幅增长 。在蒲黄榆卫生服务中心(北区),记者看到,输液室在提供氧疗服务 ,共设有三个氧气罐 ,需要进行氧疗 的市民坐在椅子上接受氧疗服务 。在隔壁 的一个单间内,同样有一个氧气罐,还设有一张床位 ,可以为有特殊需求 的市民提供氧疗服务。
护理部主任刘艳新告诉记者 ,仅新年第一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为居民们提供了228袋灌装氧气服务,此外 ,还有十余位市民在中心内接受了总计59个小时的氧疗 。刘艳新说:“患者在接受氧疗前 ,都要接受专业诊疗 。在这一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 的症状以及血氧含量开具治疗单,明确单次氧疗 的时间、每次的氧气流量以及总的治疗周期 。此后医护人员便会按照治疗单为患者提供氧疗服务。”
刘艳新表示,之前可能有一些市民已经购买了制氧机,具备在家进行氧疗 的条件,但氧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 ,一旦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或时间较长,就可能会出现氧中毒 的情况 。因此她建议 ,市民最好能够先进行问诊再进行氧疗 。“我们在网上公布了服务电话,如果居民需要在家进行氧疗 ,最好先行咨询家庭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听取专业人员 的指导。目前我们准备有血氧仪,市民可以免费来此检测血氧含量 ,以便更准确了解自身情况以及 是否需要接受氧疗。”(记者 孙延安 陈圣禹 通讯员 王永武)